“景点长满外国人”这句话这段时间成为了很多媒体景象报道的事件。
自144小时免签政策实行以来,中国人在家门口看见外国人的频率也是逐渐增高。
景区“长”满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或单独或组团来到他们之前只在各种新闻和视频中了解的中国。
不过由于免签时长的限制,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的首选城市变成了北上广深。
尤其是北京上海,各大景点更是直接变成了外国人的海洋。
三步一个五步一组,甚至有的中国人都开始怀疑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外国人。
不过,也有很多人感慨:发明144小时免签政策的真是一个天才,确实,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下中国在很多外国人心中的形象都不算是太好。
但是免签政策实施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中国亲眼看看,当然,结果就是在中国看到的景象和西方媒体下的完全不同。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揭开了西方媒体的面具,同时在中国他们玩的也非常开心。近段时间的互联网流量有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中国旅行这一话题。很多人都说看“外国人游中国”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电子榨菜”。就好像开了上帝视角一般,看着其他国家的人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上探险。
不得不说,这些外国人在中国融入的很好,他们似乎很愿意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
在西安经常能看见穿着汉服漫步在大唐不夜城的外国人,他们和其他游客一样,穿着传统服饰穿梭在大唐不夜城中,感受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甚至在湘西还有外国男士穿上了漂亮的壮族服饰,blingbling的配饰也是让他们看起来略显滑稽。
外国人看广州
不过对外国人来说最热门的城市还是北京上海,当然广州也紧随其后。
外网上也有人将广州的城市面貌发布在了网上,引起了各国网友的激烈讨论。
其实,相比较北京上海在国外的知名度,广州在外网并不能算得上的是一个大热城市。
但是在国外网友看到广州的城市风光之后,还是忍不住称赞起来。
越南网友也是直接感叹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还将中国作为了直接发展的标杆。
法国网友也惊叹于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展呈如今这种样子。
不过在这这些夸赞的评论中不乏一些别的声音,尤其是韩国网友的评论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评论说视频上的城市是美国纽约,让其他人千万不要被骗了。
这样的评论虽说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从侧面也能表现出中国发展的迅速。
不过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发展速度确实是让人惊讶。
也与很多外国人在选择中国城市来旅游时,选择了广州。
有一堆澳洲夫妇在节结束北京上海的行程之后就将自己的下一站选择了广州。
不过刚开着,这对澳洲夫妇就给了观众每年一个暴击,那就是他们在选择飞往广州的航班时选择了春秋航空,而春秋航空也是出了名的拥挤,当然这名大块头丈夫的感受也确实如此。
在落地广州之后他们也办理了相关的手续,随后便开始了他们广州之旅。
和很多外国人到底中国的第一印象一样,这对夫妇也是用安静来形容广州机场。
这次来到中国他们也是提前办理好了微信等便利工具。
随后便走进了机场的一家小店开启了他们到底广州的第一餐。
这对夫妇歪打正着地点了广东特色美食肠粉和一碗面,两人对这次事物的评价都是好吃。
在机场吃完饭之后,他们也启程来到离他们提前定好的酒店。
在入住酒店的时候服务员也是非常周到的将行李替他们推到了房间里。
虽说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酒店并不能算的上便宜,但是房间的陈设他们也算是满意,并且也很期待在广州接下来的旅行,毕竟不到六天的使劲对于旅行来说还是比较紧凑的。
不过对于广州这个比较接地气的地方,女生给出的评价是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在结束了一天的休息之后,夫妇俩对于这家酒店的好感度也是持续上升。
他们一大早便起床开始寻找咖啡店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很多商场的开门时间都比较晚,所以他们在买咖啡的路上也是屡屡碰壁。
不过这对夫妇在广州旅行的事件则算不上太好,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也是他们丧失了很多体验感。
但是好在食物还是比较符合他们的胃口的,并且市民们也都非常友好。
这也使得他们对广州的好感度迅速提升。
随后男子也拿广州和北京上海做了对比,他说北京而给人的感觉比较严肃,但是广州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而伤害则就像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广州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更像是香港的感觉,他们漫步在广州也没有格格不入的感受。
不过在男子看来,虽说广州和香港给人的感觉有些相似,但是广州整体看起来更干净也更高效,确实,广东是打工圣地,大家在工作的时候确实会追求更高效的方式。所以夫妇俩在走过这么多城市之后最喜欢的还是广州。
确实,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广州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工作和高效,但是随着而越来越多地人来到广州之后被广州的城市魅力深深吸引。
当然对于广州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广州也被世界各地更多地人看到。
结语
总之,144小时跨境免签这个政策真的让很多外国人看到了不同于西方媒体中的中国。更何况,“China travel”的话题在外网上的热度高居不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国门,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