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为什么无耻?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之上_赵构_金军_李纲为

焦点开户

  • 首页
  • 关于焦点开户
  • 业务范围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你的位置:焦点开户 > 最新动态 > 昏君为什么无耻?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之上_赵构_金军_李纲为
    昏君为什么无耻?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之上_赵构_金军_李纲为
    发布日期:2025-06-26 09:02    点击次数:112

    自古以来,昏君的名声往往与无耻和自私相伴,因为他们往往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与百姓的福祉之上。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就是典型的“昏君”代表。他的心中没有对北宋灭亡的悲痛,反而庆幸自己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若非北宋灭国,他怎能有机会当上皇帝呢?

    公元1127年1月,北宋的钦宗赵桓在金军的进攻下,未能保住汴京。金军攻入汴京后,于4月将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俘虏,北返途中,长长的俘虏队伍中,还包括了康王赵构的母亲韦贤妃以及赵构的妃子邢氏。在漫长的行军过程中,金兵不断凌辱北宋的君臣和妃嫔。北宋的大将张叔夜,不愿做俘虏,选择自尽;而礼部侍郎李若水愤怒斥责金军,被金兵打死。

    担任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在得知徽钦二帝被俘并被押送北方的消息后,只是痛哭一场,决心尽快出征应天府,夺回汴京。力主抗金的宗泽见状,建议赵构立即进军,以截击金军,因为金军北返时携带大量俘虏和财物,行动迟缓,若能速战速决,必能击败金军,解救徽钦二帝。然而,赵构没有采纳宗泽的建议,而是决定南进应天府。宗泽无奈,只得独自带领孤军北上,与金军对抗,但由于兵力悬殊,根本无法战胜金军,更别提解救徽钦二帝了。

    展开剩余70%

    汴京城内的伪政权“大楚”,得知赵构已率兵至应天府,吓得官员四散逃窜,百姓也纷纷离去,城池几乎成了空城。此时,北宋已经灭亡,新的政权尚未成立,各地的军阀开始趁机崛起,四处割据,豪强纷纷起兵,混战不休。宗泽再次上奏,建议赵构速速登基,以安定天下,恢复百姓的安宁。这一建议激起了赵构的强烈兴趣——他一直渴望登上皇帝之位,成为万民之主。

    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也纷纷进谏,表面上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实际上则是在谋取权力,争取赵构的宠信。与此同时,西北军的刘光世、王襄和韩世忠等将领也纷纷拥戴赵构,使得赵构的势力急剧增强,迅速集结了十五六万的兵力。张邦昌顺势将原先被废的元祐皇后召回宫中,垂帘听政,自愿退居左相,甚至将皇帝玉玺送到赵构手中,表忠心。赵构感动得痛哭流涕,开始着手准备登基大典。

    不久后,赵构在应天府正式登基,成为宋高宗,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赦免所有曾投降金国的大臣,并将靖康二年改为建炎元年。赵构任命张邦昌为太保,李纲为宰相,黄潜善和汪伯彦也被任命为重要职务,一时间,赵构的权力基础逐渐稳固。

    然而,赵构的登基并未带来立刻的安定。李纲提出“十策”,包括抗金、清除叛臣、整顿兵备等一系列措施,意图恢复大宋的国威。赵构表面上表示欣然接受,并表扬李纲为忠臣,但实际上,赵构心中对李纲的建议并未完全认可。尤其是李纲提出要迎回徽钦二帝,赵构深感此举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为了稳固权力,他表面上接受了李纲的建议,暗地里却心生疑虑,担忧一旦恢复北宋大统,自己可能会失去皇位。

    赵构的犹豫与焦虑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愈加显现。虽然李纲与宗泽力主北伐金军,但赵构却迟迟不愿做出决断。他开始担心,若轻举妄动,金军依然强大,自己一旦失败,皇位将岌岌可危。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不仅是金军的威胁,还有宫廷内部各方势力的角逐和争权。而且,他的母亲和妃子依旧在金国的控制之下,赵构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赵构最终决定放弃北伐,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开始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他通过控制宗室成员和外戚,加强对朝廷的掌控,避免任何可能威胁他皇位的势力。最终,他放弃了重夺徽钦二帝的计划,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稳固南宋政权上。

    从赵构的种种行为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典型的“昏君”。面对国家的危机,他选择保全自身利益,推迟任何可能影响他地位的行动。即便他拥有强大的兵力,也没有勇气和决心去挑战金军,而是考虑如何确保自己稳固的皇位。对于赵构来说,北宋的灭亡不仅没有带来悲痛,反而让他感到庆幸。毕竟,若没有北宋的覆灭,他怎可能有机会坐上那个皇帝的宝座?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工信部: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下一篇:没有了